在印尼飛馳的雅萬高鐵,已載客超1000萬人次,其中,離不開中國制定的國際標準支持。從7月29日在武漢舉辦的湖北省標準賦能產業升級——企業國際國家標準對接推進活動上獲悉,我省已累計主導制修訂87項國際標準,主要聚焦光電子、大數據、工程建設等領域。
國際標準的牽頭制定單位,其研發實力和市場地位受到普遍認可。其中,長飛光纖主導的《高彎曲耗損不敏感單模光纖》等標準填補了國際空白。僅在2024年,長飛主持和參與發布的國際標準多達9項,其中主持制定了5項。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長飛的多位專家在其中承擔了會議秘書、會議副報告人、編輯人、項目負責人等職務,涉及航空航天技術、道路車輛、光纖光纜等多個領域,為提升我國在國際光通信標準制定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導權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交二公院提出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標準提案《噴射混凝土試驗方法》為雅萬高鐵等重大工程提供了技術護航;鐵四院從2007年開始就參與國際標準研制工作。去年7月,該院牽頭并代表中國向ISO提交了《應用自動駕駛模式的運營規則導則》特別工作組項目提案,由中國專家牽頭標準編制工作,是全球首個關于鐵路自動駕駛的ISO國際標準。
通常來說,國際標準的制定有著較為復雜的流程,一項國際標準從提出文稿到批準為標準至少需要兩年,往后的3年至5年需要對它進行不斷的維護和完善。因此,每一項鄂產國際標準的背后都是“多年磨一劍”。
省市場監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湖北累計主導87項國際標準、參與6030項國家標準制定。但企業在參與國際標準化程度、關鍵技術、國際規則制定能力等方面仍有不足,需深化標準開放合作。(記者汪子軼、通訊員錢慧玲、實習生李紫慶)
編輯:鄧子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