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走訪,最打動人的不是報表上的數字和成績,而是民輔警和黨員們被汗水反復浸透的制服,是村民脫口而出的“他們真的在我們身邊”,是群眾臉上真誠的笑容。在這里,“紅藍聯建”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天都在發生的暖心故事。

仲秋時節,七坊鎮長龍村的大榕樹下,涼風習習。派出所民輔警、村兩委班子和村民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聲、笑聲不絕于耳。這不是一場普通的茶話會,而是白沙縣公安局七坊派出所和七坊鎮長龍村委會共同創新打造的“榕樹下的議事亭”活動現場。一壺清茶,數張板凳,民輔警身上的“警察藍”和黨員志愿者的“志愿紅”相映生輝,共同繪就了一幅充滿溫度的基層治理畫卷。

紅藍融合:1+1>2的治理合力

“以前村里有什么事,找完村干部,解決不了還得打110。現在不一樣了,民輔警和黨員一起上門,效率高多了,我們心里也踏實!”長龍村村民王大爺笑著說。這一變化,源于七坊鎮推出的“紅藍聯建”機制——以長龍村黨支部的“志愿紅”和七坊派出所的“警察藍”為核心,組建起一支32人的黨員先鋒巡邏隊和黨員義警隊。

七坊派出所所長李哲深有感觸:“我們民輔警懂法律、講程序,村干部熟悉村情民意、善于溝通。兩者結合,真正實現了職能互補、效率倍增,就像是打通了基層治理的‘任督二脈’”。據統計,這支隊伍已累計開展巡防125次,成功化解土地糾紛、鄰里矛盾等14起,涉及金額8.6萬元,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作為“紅藍聯建”的重要參與單位,七坊派出所黨支部緊緊圍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部署,與長龍村黨支部制定專項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推動“黨建+網格化”落地,將黨員民輔警編入村級網格黨小組,實現警務力量與基層組織深度融合。聯合組建的黨員先鋒巡邏隊和黨員義警隊中,派出所黨員民輔警13人,占隊伍總人數40%,通過“黨課+警課”培訓8場、實戰帶教等方式,累計培訓隊員320余人次,有效激活基層治理“末梢力量”。

智慧賦能:線上線下雙輪驅動

“@所有人,近期有詐騙分子冒充鎮領導添加微信,請各位提高警惕!”在“警民議事會平臺微信群”中,七坊派出所李國棟都是第一時間推送預警信息。“這個近200人的微信群,不僅是政策宣講、法律普及的陣地,更成了警民聯動、快速響應的‘云上哨所’”。

線下,每季度召開的黨建聯席會議更是“重頭戲”。在今年7月的會議上,有村干部反映暑假期間兒童溺水隱患突出。派出所立即響應,組織黨員義警開展巡河25次,增設警示牌12塊,并進入學校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從發現問題到推動解決,基本不超過24小時。”省廳反恐總隊四支隊支隊長、七坊鎮長龍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七坊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朱德紀說。

七坊派出所黨支部積極依托“支部聯席會”“警民議事會”“大榕樹下議事亭”三大平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累計召開聯席會議解決土地糾紛、鄰里矛盾等問題8起,在鎮政府的支持下投入9.2萬元落實為民辦實事項目6件;通過線上微信群實時提供警務咨詢,處理事項20余件,辦結率100%;定期開展線下面對面交流,拉近警民距離。

民生溫度:辦好群眾心頭事

“多虧了他們一次次來家里勸,孩子終于肯回學校了……”村民李先生的兒子曾因厭學輟學在家,黨員義警隊先后家訪6次,不僅耐心溝通,還幫助聯系心理輔導和教育支持,最終用真情打動了孩子,使其重返課堂。像這樣的“護苗”行動,只是“紅藍聯建”工作機制中的一個縮影。

針對群眾關切的安全與民生問題,聯建隊伍聯合開展系列專項行動:組織常態化巡邏,加強重點區域管控;在“護苗行動”中開展家訪16次,制定個性化勸返方案,并協助全鎮推廣,累計走訪55名學生實現100%勸返;借“開學第一課”開展應急處置演練,提高安全意識;聯合司法所、鎮婦聯等部門開展普法、禁毒宣傳6次,覆蓋群眾300余人次。同時,積極推行積分制管理,鼓勵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累計兌換積分15096分,有效調動群眾自治積極性。

禁毒宣傳、應急演練、“代表茶座”……聯建隊伍所開展的活動覆蓋了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代表茶座”,讓黨代表、人大代表定期駐點,群眾喝茶聊天之間就能反映訴求,很多矛盾在輕松氛圍中悄然化解。

自2023年開始實施的“紅藍聯建”模式,成功打通了基層治理的末梢神經,實現了警務工作與鄉村治理在機制、人員和職能上的有機融合,體現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為海南自貿港背景下的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鮮活經驗。如今,七坊鎮的創新實踐已結出碩果:2023年以來,轄區總警情同比下降37%,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到98.2%,真正實現了“矛盾不出村、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目標。(盤寶盛)

編輯:付美斌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