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公安局舉辦應急救護專題培訓,聚焦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和心肺復蘇(CPR)兩大核心救命技能,旨在通過扎實的理論根基與嚴格的實操錘煉,全方位提升全體民輔警在突發(fā)狀況下的應急處置能力,為群眾生命安全構筑起一道堅實的“黃金防線”。
理論筑基:弄懂“為什么”,才能精準“怎么做”
培訓中,專業(yè)急救主講老師黃鳳婷并未急于讓學員上手操作,而是以“黃金四分鐘”的科學依據(jù)、心臟驟停的識別與呼救系統(tǒng)、CPR原理:人工循環(huán)與氧供、AED:電擊除顫的“生命重啟鍵”等四方面進行授課,深入淺出地夯實理論基礎,確保每位參訓民輔警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理論是燈塔,照亮了急救操作的方向。明白了按壓是為了‘泵血救命’,貼AED是為了‘電擊除顫’,手上的動作才有了靈魂。”一位參訓民警劉土育在理論學習后感慨道。
實操礪劍:理論武裝頭腦,汗水鑄就技能
面對突發(fā)心跳驟停,如何使用“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如何高效實施心肺復蘇(CPR)?專業(yè)急救教官結合公安工作實際,將看似復雜的操作流程拆解、示范,手把手指導民輔警掌握按壓深度、頻率及AED電極片精準貼放等要領。每一個步驟都關乎生死,現(xiàn)場練習嚴肅而認真。
“1000次按壓訓練,只為真實救援中那關鍵的100次!”訓練中,這句口號成為共識。參訓人員分組反復實操,在模擬人身上不斷練習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的配合。從生疏到流暢,從遲疑到果斷,肌肉記憶在汗水中形成。一位剛完成高強度練習的年輕輔警符瓊娜擦了把汗:“練到手臂發(fā)抖,但想到可能因此救回一條命,值!”
“公安藍”的使命延伸:守護沒有盲區(qū)
“處置警情時,群眾或戰(zhàn)友突發(fā)急病怎么辦?掌握急救技能,讓守護沒有空白地帶。”參與培訓的民警許海東感觸深刻。培訓內容緊扣一線需求,確保民輔警在巡邏防控、應急處突等任務中,不僅能維護治安,更能化身第一響應人,在專業(yè)醫(yī)療力量到達前把握住“黃金四分鐘”,為生命續(xù)航。
此次培訓是白沙縣公安局提升核心戰(zhàn)斗力、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宗旨的扎實一步。當AED使用與CPR技能從課堂走向街頭巷尾、執(zhí)勤現(xiàn)場,每一位掌握急救技能的白沙公安民輔警,都化身為流動的生命守護站。他們用汗水和專業(yè),不斷延伸著平安的邊界,讓那抹“公安藍”,成為群眾危急時刻最值得信賴的生命屏障。(來源:白沙警方)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