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保定7月22日消息(記者王藝霖)夏日燕趙,教育創新潮涌。近日,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學創新開展“STEAM項目探究”,深度踐行錢學森融創課程理念,以“跨學科融合”與“跨文化聯結”作為強勁的雙引擎,全力打造沉浸式的學習場景,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整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知識,培養創新人才。

該校邀請美國外教團隊,聚焦“知識傳遞、能力培養、情感聯結”三維目標,精心構建“科技浸潤育人”實踐路徑,互動式課堂傳遞前沿知識,跨文化協作任務促進師生交流,為青少年成長注入科技與人文融合的雙重動能,讓科學家精神照亮未來。

課堂上,同學們認真聽講(央廣網發 保定市第十七中學供圖)

此次探索之旅始于對農業文明的宏觀認知。同學們通過視頻、閱讀與深度研討,系統理解農業的社會價值與農民的辛勤奉獻。在角色扮演與“你畫我猜”等趣味活動中,編織創意故事,鞏固專業詞匯。該課程巧妙融合語言表達、社會科學與戲劇、繪畫藝術,使學習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建構,點燃了內在求知火焰。

同時,同學們合作完成學校菜園的俯視規劃圖,科學布局果、蔬、花卉等,體現工程思維與美學設計的交融。課堂變身“土壤研究所”,大家探究土壤組成、性質及其對植物的關鍵作用,通過質感描述、“畫特征猜詞造句”等創新游戲,讓抽象的地球科學概念在互動體驗中變得清晰深刻。

同學們進行互動創作(央廣網發 保定市第十七中學供圖)

花朵解剖實驗將此次學習探究推向高潮。同學們系統學習花結構圖、標注專業術語后,親手解剖鮮花,讓知識立體可感。而創作花朵圖畫并編撰故事,則再次演繹了科學嚴謹與藝術浪漫的碰撞,生動詮釋了STEAM教育“用跨學科視角解決真實問題”的核心要義。

此次學習,學生收獲的不僅是專業技能,更是面向未來的核心適應力——跨文化共情的溫度、跨領域整合的銳度、跨時空聯結的廣度。保定十七中以“真實場景學習場”和“多元文明對話窗”的雙重定位,重塑人才培養底層邏輯。該校正以錢學森精神為指引,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征程上勇立潮頭,書寫育人新篇。

編輯:李瑤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