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9月16日消息(記者張順鵬)在“雙碳”目標提出五周年之際,全國首個省級政府多維碳排放核算監測管理服務平臺——廣東省碳排放監測智慧云平臺(簡稱“粵碳云”)上線運營,標志著以數智賦能“雙碳”治理、加快全面綠色轉型的“廣東實踐”正拉開序幕。

自2020年9月我國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廣東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雙碳”工作部署,構建起“1+1+N”“雙碳”政策體系,扎實推進碳達峰十五大行動。為推進全省“雙碳”工作“一盤棋”部署,廣東加快打造匯聚全省“雙碳”數據的新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窗口平臺——“粵碳云”。該平臺由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廣東省投資和信用中心建設,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積極探索數智化監測分析、決策支撐、指揮調度的新手段,推動平臺化服務企業、對接市場的新方式,引領綠色化生產生活的新風尚,在“雙碳”進程中鍛造新質生產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粵碳云”平臺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智化技術,著力構建覆蓋“測碳、算碳、觀碳、控碳”全鏈條的數字化管理服務體系。平臺通過匯聚全社會、跨領域、多層次的“雙碳”大數據,形成全省碳排放“一盤數”,實現“碳可測”;通過貫穿能源、工業、建筑、交通和農業等重點領域,構建起科學、合理、多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體系,實現“碳可算”;通過可視化描繪碳排放全景畫像和多維立體看板,直觀展示全省“雙碳”進程,實現“碳可觀”;通過各大業務功能板塊的量化考核管理,推動建立促進全面綠色轉型的碳排放“雙控”新機制,實現“碳可控”。當前,平臺已建立指標近3000個,初始化數據量超4萬條,對接數據量超15萬條,其中接入重點用能單位和控排企業2000多家、“雙碳”重點項目6000多個。

“粵碳云”平臺著力構建覆蓋“測碳、算碳、觀碳、控碳”全鏈條的數字化管理服務體系(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粵碳云”作為全省“雙碳”數智化工作總抓手,積極構建全省“雙碳”管理服務生態圈,為全國提供先行示范經驗。一是摸底數,集成融合政府部門、企業項目、研究機構等數據源,對全省、各市、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碳排放進行數據摸底。二是判趨勢,研判全省、各市、重點領域碳排放的趨勢以及重大項目投產對碳排放的影響,為產業、區域、項目的布局提供決策支撐,為碳排放“雙控”奠定基礎。三是抓落實,動態掌握全省碳達峰“十五大”行動及關鍵指標進度,為全省“雙碳”工作指揮調度提供平臺支撐。四是推試點,及時掌握和推進各類綠色低碳試點示范建設,宣傳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在全省形成示范效應。五是促轉型,動態監測綠色低碳產業項目、生態碳匯能力、綠色市場動向,推動企業、項目和資金實現有效對接,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六是探新路,抓住“AI+”發展機遇,利用DeepSeek大語言模型等先進技術,實現“雙碳”政策智能問答應用場景,支撐“雙碳”工作科學決策。

后續,“粵碳云”將持續深化平臺運營和推廣,主動服務各級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公眾,提升“雙碳”數智治理水平,持續賦能綠色轉型,為全國碳達峰碳中和事業貢獻廣東智慧。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