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2025開放原子開源生態大會開幕式上,由南方電網牽頭、協同眾多合作生態伙伴共同成立的開放原子電鴻開源社區正式啟動,并同步發起“社區十大開源示范案例”征集。
啟動儀式現場
作為基金會能源電力行業首個基于開源操作系統的全產業鏈開源應用社區,此次啟動儀式標志著電鴻物聯操作系統已升級為能源行業的電鴻、產業生態的電鴻。
電力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性產業,以數字化與綠色化協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與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是關乎未來能源安全與經濟命脈的關鍵舉措。然而,長期以來,由于設備標準不一、數據孤島林立、系統協同不暢等問題,制約著行業數字化綠色化的步伐。在此背景下,開源技術以其開放共享、協同創新的特性,為打破技術壁壘、降低生態成本提供了全新路徑。
南方電網踐行國家開源戰略,聯合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于2023年10月在北京正式發布電鴻物聯操作系統。南方電網在能源電力領域正全面構建一套覆蓋云邊端的電力統一物聯操作系統,面向實時控制、邊緣計算、極輕量等復雜場景,以底層內核重構實現安全與性能增強,破解海量終端“七國八制”的痛點,實現“書同文、車同軌”,構建起了貫通“芯片—終端—平臺—應用”的全棧開源生態。
基于這一技術優勢,開放原子電鴻開源社區匯聚了芯片、設備、服務等全產業鏈力量,融合物聯操作系統、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聚焦新型電力系統多元接入、跨域協同等共性難題,通過產業生態和技術創新的雙輪驅動,為能源領域開源生態注入持續動能。
電鴻操作系統在多個省市實現落地案例,為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優秀樣本。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全域綜合示范區,電鴻操作系統展現出強大的場景適配能力:一套系統兼容多品牌設備,即插即用的特性大幅提升了電力終端組網效率,數據處理時效從小時級躍升至分秒級,讓現場安裝和運維調試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在廣州南沙,充電樁與電網調度系統通過電鴻實現實時聯動,根據臺區負荷情況動態調節充電功率,單樁的充電效率提升40%。從電力智能運維到家庭智慧用電,從工業能源管理到城市能源互聯網,電鴻生態正不斷拓展服務邊界,催生綠色低碳的能源新業態。
電鴻生態已吸引500家產業鏈廠商加入,形成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協同創新格局。在業界看來,基于電鴻的探索實踐,不僅系統性解決了電力設備異構互聯等行業痛點,更開創了國有企業主導開源生態創新的示范模式,為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未來,南方電網將聯同眾多合作生態伙伴,通過技術標準共建、開發資源共享、產業生態共治等開源機制,用開源代碼托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讓生態協作照亮千行百業,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數字動能。(來源:南網數研院)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