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廣州A中小企業的財務經理陳女士收到了來自民生銀行的短信通知,顯示公司收到了一筆來自英國的跨境來賬5萬多歐元,看到收款金額,她心中又驚又喜!很快,銀行客戶經理的來電響了起來。經雙方確認,這筆歷時近5年的涉詐跨境支付款項,終于成功回到了企業自己的“錢包”。
據企業回憶,2020年11月,公司收到一封來自海外“老客戶”的電子郵件,稱賬戶信息變更,要求將貨款轉入新的銀行賬戶。隨后,公司跌入了境外不法分子精心設計的跨境詐騙陷阱,損失近5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面對被詐局面,企業一籌莫展,遂向開戶行民生銀行廣州分行尋求支持。
詐騙發生伊始,企業緊急聯系了民生銀行廣州分行,一場長達五年的“無經驗可循、無成功先例”的追詐戰悄然打響。
在獲悉欺詐可能涉及匯款異常后,民生銀行廣州第一時間通過SWIFT系統向收款行發送電文要求保護資金安全,在沒有現成的處理流程和經驗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包括電郵及當地代理行等多種渠道了解當地合規情況,積極與境外銀行展開談判,探討資金追回方案。五年間,雙方銀行之間展開了二十多次的溝通,發送了往來電文六十多份,正是這份鍥而不舍的跟進和專業的建議,最終該境外銀行同意接受民生銀行的方案,并退回了全款。
客戶表示:“銀行比我們還堅持,這么多年,我們都一度想放棄了。”經歷該過程的銀行人員直言:“這是我行系統內首筆對公跨境詐騙資金追回案件,最大的難度是款項已經入了收款人的賬戶,最幸運的是款項未被支取。此前從未處理過類似跨境資金的反詐,甚至連同業銀行都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還好,正是秉持不放棄的堅定意志,最終取得了圓滿的結果。”
談及此次經歷,A企業的王先生表示:“ 對中小企業而言,這筆款項是重要的運營資金。銀行用行動證明,他們不只是金融機構,更是企業出海的‘安全衛士’。”業內反洗錢專家評價:“這個成功案例極為罕見,相當于為跨境反欺詐領域劈開了一條道路,其經驗價值遠超資金追回本身。”
2025年4月10日,王先生去到了民生銀行廣州分行駐地,送上錦旗及感謝信。
近年來,跨境詐騙頻發,詐騙手段從“釣魚郵件”升級到“AI語音偽造”“區塊鏈混幣”等復雜形式,反詐防詐形勢嚴峻。一直以來,民生銀行通過技術防控、宣傳教育、制度優化等多維度策略,致力于構建全方位的金融安全防線,將反詐工作納入金融風險防控核心體系,近年來多次成功堵截各類詐騙案件,相關成果屢獲監管機構、公安部門及客戶的高度認可。(民生銀行廣州分行)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