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清遠7月28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見習記者徐鋇兒)7月28日,2025年第三屆清遠西牛麻竹筍嘗鮮季暨產業招商推介活動在清遠英德舉行。作為活動重要一環,現場舉行了《“媒體+”聚力清遠西牛麻竹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發布儀式。央廣網廣東頻道、南方農村報社、北大荒融媒體、清遠日報社、清遠市廣播電視臺、英德市融媒體中心等央省市縣四級媒體代表共同參與方案發布。
發布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據發布方介紹,行動方案在宏觀農業產業中聚焦西牛麻竹筍這一細分領域,率先提出系列可行措施,是廣東全省首個為百億規模級農業產業制定的“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行動方案。
近日,廣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委宣傳部聯合印發相關工作方案,明確通過實施“媒體+”行動助力“百千萬工程”,推動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走向深入。清遠在落實省委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圍繞西牛麻竹筍制定了符合地方特色的“媒體+”工作措施。
“從‘助力’到‘聚力’,一字之差背后,突顯了清遠抓重點、抓落實的特點。”清遠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解讀行動方案時表示,“聚力”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整合央省市縣四級媒體資源,在農業產業品牌建設、渠道拓展、文化挖掘等領域打出“組合拳”;另一方面是聚焦五大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中的西牛麻竹筍,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
行動方案中,清遠提出“媒體+創意”“媒體+渠道”“媒體+品牌”“媒體+人文”和“媒體+科技”五項具體措施。根據不同媒體的優勢和特長進行分工側重,讓“媒體+”賦能農業產業的服務更精準、效果更最大化。清遠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以各級媒體為例介紹:中央級媒體在宏觀敘事、系統聯動上更具優勢,省級媒體能發揮資源鏈接作用,推動優質資源雙向流動。行動方案特別策劃“西牛麻竹筍萬里行”系列活動,將走出廣東,走進黑龍江、重慶等省(市)舉辦品鑒會、產業對接會,推動產品進入商超、餐飲及電商平臺。
按照行動方案規劃,清遠將進一步發揮媒體在垂直領域的信息傳播、資源整合、品牌塑造、輿論引導等功能,積極發展“媒體+”新業態,融合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力量,通過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產銷對接新生態、挖掘產業文化內涵、驅動產業技術升級等方式,將西牛麻竹筍打造成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嶺南農業金字招牌,推動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為何選擇西牛麻竹筍?據發布方介紹,作為清遠五大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之一,西牛麻竹筍產值已破百億元,是清遠市重點發展的農業產業,不僅規模大、勢頭好,產業鏈發展也日趨完善,更是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西牛麻竹筍邁向全產業鏈發展階段,已成為助力‘百千萬工程’的重要力量。”清遠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株小竹苗掀起了“植竹增綠、植竹生金”熱潮,既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也助力“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其中,“植竹增綠”行動兩年內新增麻竹筍種植面積24萬畝,通過鼓勵村民在“五邊”開展“見縫插竹”“全域植竹”,同時引導農民開墾荒地種竹,盤活了一批宜林荒山和低質低效林,在聯農帶農、增收致富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數據顯示,近年來西牛麻竹筍產業已聯農帶農7.29萬人。在核心產區西牛鎮,全鎮從事麻竹筍行業的人口約2.5萬人,擁有規模加工企業7家、竹筍專業合作社54個、家庭農場及加工點200多個。
“希望通過聚力細分產業開展試點探索,為更多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行經驗!鄙鲜鲐撠熑吮硎荆袆臃桨高有助于推動產業融合創新,進一步發揮媒體融合傳播優勢,激活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圍繞實施“百千萬工程”,開創“媒體+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局面。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