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茂名市召開茂名市籌備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比賽定向項目新聞發布會。據悉,這場備受矚目的賽事以“山海為賽場,好心迎賓客”為主題,將在電白區、高州市、化州市及茂名新城四地展開激烈角逐。茂名市委、市政府以“辦一流賽事、展城市風采”為目標,進一步推動茂名市體育事業的發展,促進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為茂名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新聞發布會現場

四大優勢打造頂級賽事

作為國內規格最高的綜合性體育盛會,十五運會群眾賽事首次將決賽舞臺選定茂名。此次賽事設定向運動男/女團體、接力賽及無線電測向團體賽六大項目,吸引全國23個省(市、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438名運動員、超500名技術官員及保障團隊匯聚于此。

賽場設計深度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構建“山、海、農、城”四大競賽單元,讓賽場成為地域文化的鮮活展臺。近年來,茂名通過全鏈條發展荔枝產業,打造了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振興的茂名樣板。為強化體育賽事對鄉村振興成果的帶動效應,賽事創新實施“首金賦能計劃”,將首枚金牌的巔峰對決精心選址于高州根子鎮柏橋村——這片承載著荔枝千年文脈與鄉村振興蓬勃生機的熱土。這一創新舉措,既為體育健兒搭建了展現競技風采的廣闊舞臺,又巧妙借助賽事的巨大流量,為鄉村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實現了體育精神與鄉村發展在資源整合、價值共創層面的深度交融與雙向促進。

茂名能夠承辦此次賽事,源于四大核心優勢:

其一,作為2026年省運會東道主,茂名構建高規格籌辦體系,全運會與省運會籌備“雙軌并行”,展現出統籌大型賽事的卓越能力。

其二,群眾體育根基深厚,以“百千萬工程”打造“茂名馬拉松”“村BA”等賽事IP,基層體育熱情高漲,完美詮釋“全民全運”理念。

其三,獨特地理稟賦與賽事高度契合,北山脈、南海域、中田園的復雜地形,為定向運動提供天然賽場,“體育+文旅+農業”模式更讓荔枝豐收季與賽事流量共振,激活鄉村振興能量。

其四,特色產業發展興旺,“五棵樹一條魚”全產業鏈產值超550億元,以賽事為窗口展現“全產業鏈”發展成果,讓“金牌誕生地”成為“鄉村振興展示地”,實現體育榮耀與產業振興的雙向見證。

“選擇茂名作為首個群眾比賽決賽項目的承辦地,是省執委會經過綜合考量的重大決定,既基于茂名獨特的辦賽優勢,也承載著以體育之力賦能區域發展的深遠意義。”執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精細化籌備彰顯“茂名擔當”

自承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比賽定向項目承辦任務以來,茂名市以“辦一流賽事、展城市風采”為目標,統籌全市資源推進“五大攻堅工程”,從組織架構、競賽標準、服務保障到城市風貌進行全鏈條升級,全力確保5月8日開賽的這場全運會首秀精彩呈現。

“我們不僅要辦好一場賽事,更要通過籌備工作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讓發展成果惠及民生。”茂名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全運會籌備進入沖刺階段,這座“中國荔鄉”正以精細化的服務、專業化的保障、國際化的視野,迎接全國賓客的到來,力爭將賽事打造成展示茂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

據介紹,茂名構建“市—縣—賽場”三級協同的“大籌備”格局,成立市級執委會與單項競賽委員會,聯動四地賽場組委會,制定《競賽委員會方案》《應急保障預案》等20多項細化方案,建立“每日調度、每周會商、每月攻堅”機制,保障籌備有序推進。

賽事嚴格對標國家體育總局標準,完成賽場選址、地圖繪制及保密管理,制定《競賽日程安排表》明確流程,同步推進信息化建設,配備計時設備、無線電測向管控系統,搭建專用光纖網絡,確保數據傳輸零延遲。

服務保障上,茂名選定4家高標準酒店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招募500多名志愿者提供引導、翻譯等服務;實施風貌提升、交通暢行等“五大行動”,提升城市環境,打造全運風貌。

茂名正以全鏈條精細化籌備,迎接全國賓客,力爭呈現一場高標準體育盛會。

解鎖“體育+”多元發展密碼

此次全運會定向項目決賽,不僅是體育健兒的競技場,更是茂名展示城市形象、推動產業發展的絕佳舞臺。茂名以“體育+”為引擎,在文旅、農業、科技等領域多點開花,全力打造特色賽事,展現城市魅力,促進經濟發展。

在賽事期間,結合茂名荔枝豐收季,“體育+文旅+農業”融合模式驚艷亮相。茂名將設置非遺展銷攤位,展示茂名本地的文化旅游特色。茂名還將組織參賽選手和來賓前往荔枝園參觀體驗,促進產銷對接,讓體育與文旅、農業實現深度融合。

“全運主題游”線路也已火熱出爐,茂名巧妙串聯起柏橋荔博園、放雞島、浪漫海岸、中國第一灘等熱門景點,打造“觀賽+文旅”新模式帶動旅游、餐飲、住宿等消費增長,預計吸引超10萬人次觀賽游覽。同時,茂名將利用賽事的影響力推動“村拔”“村舞”等一批“村賽”運動的普及和發展,這些舉措的實施將為茂名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科技辦賽方面,茂名同樣亮點十足。茂名針對無線電測向項目特性,聯合運營商部署移動基站、信號增強器,啟用頻譜監測系統與應急通信車,確保賽事信號全域覆蓋、零干擾。

茂名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說,茂名將堅持“賽事搭臺、文旅唱戲”為核心理念,將體育的“流量”轉化為發展的“增量”,讓八方來客在競技之余,沉浸式感受茂名的“山海之美、人文之韻、荔鄉之甜”。

茂名正以十足的誠意和創新的舉措,迎接這場體育盛會,書寫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以體育撬動城市能級躍升

在全運會熱潮背后,2026年廣東省第十七屆運動會暨省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的籌備已悄然提速。茂名將辦賽經驗轉化為省運會動能,書寫“辦好一次會,興旺一座城”的發展新篇。

走進茂名奧體中心施工現場,塔吊林立間,“濱海貝殼”造型的主體育場已初具雛形。目前,全市34個省運會場館中,茂名奧體中心等新建項目已全面動工,并將于今年全面交付,茂名市體育中心等14個改造項目有序推進,臨建場館方案同步敲定。

據介紹,全運會與省運會籌備機構合署辦公,實現經驗共享、資源互通。全運會期間火爆的“體育+”模式,正成為省運籌備的“靈感源泉”。茂名將廣泛開展茂名馬拉松、“村BA”“墟BA”“村拔”“村舞”等群眾體育活動,營造“人人都是東道主”的濃厚氛圍。

全運會期間實施的城市風貌提升工程,正復制到省運籌備中。茂名以“省運會搭臺,全域發展唱戲”為主題,將賽事籌備與城市能級提升深度融合,通過茂名新城等重點片區建設,全面提升城市承載力,成為市民觸手可及的民生福祉。

省運會籌備組相關人員說,籌備工作已進入“攻堅提升之年”,茂名將錨定“激情全運、魅力省運、好心茂名”的目標,以最高標準、最實舉措、最優服務,全力沖刺場館建設、競賽組織、城市提升等關鍵任務。

從全運會的“首秀驚艷”到省運會的“主場擔當”,茂名正以體育為支點,撬動城市能級躍升的杠桿,正用“體育+”的多元解法,書寫著“以賽興城、以賽惠民、以賽促產”的時代答卷。(來源:茂名市委宣傳部)

編輯:張順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