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據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抽樣調查顯示,2017年一季度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90元,同比增長8.8%,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3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2%。按常住地劃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33元,同比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5元,同比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7.9%。
據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有關專家分析,2017年以來,廣東經濟開局良好,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收入四大類構成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工資性收入增長8.5%
一季度廣東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6405元,增長8.5%,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69.7%,對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亦最大,達67.1%,拉動收入增長5.9個百分點,是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8352元,增長7.9%。主要增收因素:一季度廣東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城鎮從業人員就業狀況總體穩定,為工資性收入增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6年一季度后啟動的各項增資政策,其翹尾影響在2017年一季度集中顯現;此外,部分地區行政事業單位引入績效獎或增發住房補貼也助推了工資收入的提高。
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229元,增長8.7%。隨著城鎮化進程的繼續推進和縣域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勞動力從業人數保持總體穩定;與此同時,農村從業勞動力薪資水平穩步增長。
經營凈收入增長7.7%
一季度廣東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1193元,增長7.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3.0%,拉動收入增長1.0個百分點。
2017年以來,廣東各地創業環境繼續改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動能進一步釋放。政府通過實施一系列舉措,比如工商登記便利化改革、“營改增”等政策激發了市場活力,有效降低了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負擔,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了更為寬松的發展空間,為創業者營造出更加良好的經營環境。相關政策推動了城鎮居民經營性收入穩定增長,人均經營凈收入達到1267元,增長7.3%。其中,來自第三產業的人均經營凈收入1052元,同比增長15.2%。
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1033元,增長8.2%。一季度,天氣情況相對上年較好,種植業、漁業經營收入快速增長。同時,非農產業發展良好,農村居民在經營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批零貿易、住宿餐飲、社會服務等二三產業發展也中獲利較多。
財產凈收入增長12.0%
一季度廣東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1044元,增長12.0%,在四大類收入中增速最快,拉動收入增長1.3個百分點。
城鎮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1409元,增長11.8%。隨著城鎮居民投資理財觀念的增強,來自房租、儲蓄保險收益、紅利、利息收入均有所增加,帶動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較快增長。特別是2016年上半年以來,部分地區房價上漲較快,帶動出租房屋收入增長較快,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增長20.5%。
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263元,增長8.0%。主要是紅利、出租房屋收入和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收入較快增長。
轉移凈收入增長9.8%
一季度廣東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547元,增長9.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9%。轉移凈收入較快增長主要受政府各項惠民政策推動。
廣東2016年9月起再次提高養老金標準并補發自2016年1月1日以來的離退休金,推動離退休人員收入快速增長;部分市縣加大醫保改革力度,城鎮居民報銷醫療費收入明顯增長。在以上因素影響下,一季度廣東城鎮常住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304元,同比增長12.2%。
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1068元,同比增長9.5%。主要原因是2016年以來各項惠農政策的效應繼續顯現,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精準扶貧政策深入推進、低保及新農合標準陸續提高、醫保城鄉統籌深度改革等,以及外出務工人員寄回帶回收入增加,以上因素共同推動農村居民轉移凈收入保持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