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1月3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見習記者徐鋇兒)11月3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賽區國企服務保障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國企服務保障的相關亮點和舉措。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見習記者 徐鋇兒 攝)

發布會上,珠江實業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李超佐表示,本屆全運會,珠江實業集團以“服務主賽場,爭當主力軍”為使命,組建10支專業團隊,全面進入賽時護航沖刺狀態,具體從三方面推進服務保障工作。

珠江實業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李超佐(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全鏈發力,筑牢全運盛事保障防線

為確保賽事平穩有序推進,珠江實業集團從多關鍵環節入手,構建全鏈條保障體系。在開幕式保障上,集團常態下組建由311名專業人員構成的11個專項工作組,開幕式當天人員規模將增至700名,重點推進場館設施設備保障、保潔清廢、會務保障三項核心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現場專項應急演練20次,模擬重點突發事項39項,完成隱患排查整改近300處;排查范圍覆蓋場館下水道至馬道,實現立體化覆蓋與“無死角排查”,同時實施“日清日新”動態保潔標準,確保達到“國際賽事級”衛生要求。

在火炬傳遞保障上,作為廣州賽區火炬傳遞執行服務企業,集團深度參與路線勘測、傳遞儀式、車隊運行等全流程工作。累計勘測里程超600公里,精準校準50棒火炬手交接點位及車隊轉向角度,定制40余套智能推演工具并開展數次桌面推演。11月2日的火炬傳遞活動中,全程安全平穩、有序高效,順利達成保障團隊既定目標。

在志愿者服務保障與賽事保障方面,集團高標準規劃132個城市志愿服務站(含105個新建站點),均達到賽事級服務標準,為市民與游客提供貼心服務;同時,集團工作專班分駐各重點場館,已順利完成廣州、汕頭、臺山近20場賽事保障,其中廣州體育館成功完成蹦床項目首場正賽,累計接待觀眾近8千人次,后續還將推進U18男子排球、輪椅籃球等賽事保障工作。

深度參與,推動場館優化與功能升級

珠江實業集團充分發揮自身產業鏈優勢,全方位參與廣州賽區場館優化提升,兼顧賽事需求與民生服務。集團旗下珠江文體牽頭完成廣州賽區30座場館的運行設計與流線優化工作,編制超1.3萬張運行設計圖紙,其中廣州體育館成為最早開工、最快完工、最快恢復經營的示范場館。賽事期間,集團堅持“平賽結合”原則,開放廣州體育館3號館部分運動場地,通過錯時開放、動態管理與功能區域劃分,既保障賽事“零干擾”,又滿足市民健身需求,實現“一場館服務雙群體”,切實落實“辦賽惠民”理念。

在場館建設與改造上,珠江建設高標準完成10個場館、8千平方米的板房篷房搭設,以及1千平方米新搭平臺坐席工程;珠江監理以“改造不亞于新建”的嚴謹態度,攻克奧體中心9萬平方米金屬屋面改造難題,引入泛光照明、太陽能光伏板等新技術,實現場館“功能與顏值雙提升”,并嚴格對標國際田聯標準,全程精準把控混凝土配比與平整度,最終助力奧體中心平整度達成“0誤差”,為開幕式打造“零瑕疵”的完美舞臺。此外,珠江設計組建技術專班,完成奧體中心智慧場館系統及子系統保障需求,確保關鍵系統故障可快速響應與精準處置;珠江裝修負責白云國際會議中心等官方酒店項目裝修設計,融入綠色建筑理念,運用粵繡、磚雕等嶺南元素,充分展現廣府文化魅力。

多維培育,激活體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圍繞國家體育強國戰略,珠江實業集團積極探索“賽事+經濟”發展模式,推動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集團在大型公園、在管社區、核心商圈積極舉辦“全民加油站”“社區全民運動季”等活動,讓運動風尚走進千家萬戶;2025年十五運會賽事籌備期間,通過舉辦各類文體活動,有效帶動周邊餐飲營業額、酒店入住率實現環比超雙位數增長,真正達成“一場館帶活一商圈”的經濟帶動效應。同時,集團依托廣州體育館華南地區首個專業真冰冰壺館、亞運城輪滑冰球館等特色設施,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動冰雪運動“北冰南展”,激活南方冰雪經濟新藍海。

李超佐表示,接下來,珠江實業集團將以十五運會為契機,在賽后積極爭取更多場館運營權,推動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以實際行動踐行國企擔當,為廣州打造“國際賽事中心”和“國際演藝中心”的城市名片貢獻力量。

編輯:鄭少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