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否接到同級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發布的預警?鄉、村兩級防汛責任人是否收到預警?誰坐鎮指揮,對重點鄉鎮(街道)部署了哪些措施?”4月19日8時,福建省防汛辦值班人員對遭遇強降雨地區的防汛辦,開展點對點“叫應”提醒。
4月19日至20日,福建省有37個縣(市、區)142個鄉鎮累計降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武夷山市和光澤縣的2個鄉鎮更是超過100毫米。這給該省相關地區防汛備汛工作帶來考驗。
根據預測,今年福建省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多發強發態勢。為確保更精準地響應、更精細地防御,充分做好防汛備汛工作,福建省在認真復盤總結往年經驗的基礎上,出臺《加強防汛高級別預警防范應對工作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強化臨災預警“叫應”和應急響應聯動,聚焦“三斷”極端情況,提升先期處置能力,并對重點區域和部位開展拉網式排查,進一步扣緊“防”“減”“救”責任鏈條。
確保預警“叫到應”“叫到醒”
防汛救災歷來是“天大的事”,面對今年的復雜嚴峻情況,防汛備汛關鍵環節、重點部位還有哪些問題短板?基層在應對處置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早在入汛前,福建省防指就專門成立防汛備汛指導服務組,圍繞上述內容直奔一線查問題、促整改,并推動各地認真落實《若干措施》,切實加強臨近預報、預警發布、預警“叫應”等工作。
據了解,2024年,福建省先后防御16場暴雨、16場強對流天氣、1個登陸臺風、12個有影響臺風、1個熱帶低壓,特別是有效防御“6·9”極端暴雨洪澇災害和臺風“格美”正面登陸影響。福建省防指認真復盤防御過程,針對基層暴露出來的薄弱環節,于2024年10月底印發《若干措施》,指導各地解決臨災預警“叫應”和應急響應聯動的問題。
根據《若干措施》,縣級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發布橙色及以上級別預警,應第一時間電話通知縣級應急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受影響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并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多渠道將預警信息傳遞給基層防汛責任人,確保預警直達一線、直達責任人,“叫到應”“叫到醒”。
“省防汛辦值班人員點對點‘叫應’提醒,一問預警,二問調度,三問下沉,四問轉移,五問災情。”福建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鄒春燁介紹,通過這“五問”,了解當地是否接到同級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發布的預警,預警信息是否傳遞到鄉、村兩級相關防汛責任人;是否啟動應急響應,誰坐鎮指揮,對重點鄉鎮(街道)部署了哪些措施;是否組織包保干部下沉一線,了解相關數據;是否轉移危險區域人員,了解相關數據;是否發生災情、險情,有無人員傷亡或受困,已采取哪些措施等。
與此同時,該省要求各地完善面向公眾的預警機制,督促壓實“縣包鄉、鄉包村、村包戶”的基層防汛包保責任制,重點壓實臨災預警“叫應”、人員轉移避險等關鍵環節責任,防止出現工作盲區,確保預警“最后一公里”全覆蓋。
圍繞臨災預警“叫應”和人員轉移避險工作,今年備汛階段,該省還按照簡明實用原則,指導推動鄉、村兩級修訂應急預案1.84萬個,開展轉移避險、自救互救等培訓演練9234場,確保相關工作落到實處。
完善極端情況物資力量配備
斷網、斷電、斷路怎么辦?這樣的情況,該省此前就遇到過。去年,龍巖市上杭縣等地遭遇特大暴雨災害后,一些地方通信網絡受到影響,導致信息傳遞不暢。為此,今年備汛期間,上杭縣專門為重點防汛區域配備419部衛星電話,并建立衛星電話使用管理臺賬,確保每一部衛星電話都能在應急通信中發揮作用。
上杭縣的做法,正是該省大力提升“三斷”情況下先期處置能力的一個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該省立足突發極端災害,督促各級各部門全面掌握本地區、本行業應急力量分布與裝備情況,統籌好專業搶險救援力量、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和社會應急力量,做好軍地協調聯動工作;立足“三斷”等極端情形,結合實際,優化應急物資的種類、規模與布局,特別是加大基層衛星電話、汽柴油發電機、移動排澇設備等先進適用裝備的配備力度,提升基層先期處置能力。
該省要求,各地強化防汛監測、預警、通信等設施設備的維護管理,做好值班值守、會商調度所需通信網絡、電話傳真、衛星電話和視頻會議系統的調試,確保汛期穩定可靠運行;健全快速調撥投運機制,確保物資及早抵達所需地點。
4月17日,在“閩安—2025”防汛應急綜合演練中,該省聚焦極端天氣引發“三斷”后的救援難點、堵點,設置預警發布及會商、危險區域群眾轉移自救互救、“三斷”應急處置、多處山體滑坡應急處置、跨區域應急聯動、礦山巡查排險等演練科目,全面檢驗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情況,各級防指熟悉運用預案、研究分析災害風險、應急處置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新質救援力量在“三斷”情況下與傳統通信傳輸方面的銜接能力。
及早開展隱患排查整改
“寧可十防九空,不能萬一失防”“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這是把握防汛抗洪主動權的科學方法。
該省緊盯責任預案、隊伍物資、工程設施、度汛安全等重點工作,按“縣級自查、市級核查、省級抽查”原則,分級分部門開展汛前檢查。同時,制定檢查指導目錄,把必查事項整合到“福建省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決策支持系統”中,地方查了哪些、是否整改,通過系統填報、查詢,數據一目了然。各地結合汛前的摸排檢查,同步更新危險區域需轉移對象建檔立卡數據。
確保問題整改到位,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回頭看”。針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山洪災害易發區、城市低洼地帶等重點區域,該省還積極組織隱患排查整改“回頭看”,建立隱患清單、責任清單,全覆蓋排查核實。
3月以來,漳州市成立防汛備汛工作督導組,指導地方開展隱患排查,對問題隱患進行“回頭看”。泉州市鯉城區應急管理局、自然資源局、農水局、城管局、住建局聯合成立檢查組,開展防汛安全大檢查,并同步推進自然災害避災點安全排查整治,提前做好防汛備汛工作。
當前,為了更好地幫助防汛抗旱責任人、業務骨干和基層干部熟悉掌握責任區風險隱患、應急預案以及做好搶險救援、救災救助等工作,福建各地還廣泛開展針對性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知識水平和應對處置能力。(記者 沈良坤)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