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美國加征關稅的背景下,福建外貿企業一面“轉身向內”,布局內需市場;一面依托跨境電商等新引擎,向多元化國際市場進軍。在受訪企業看來,我國強大的協同供應鏈是應對外部風浪的最大底氣;而在政府、平臺、協會等政策“組合拳”的助力下,求新求變也信心更足。

集多方合力

外貿優品拓內銷

內外貿一體化不是新概念,但在外部環境錯綜復雜的當下卻顯得尤為重要。正如石獅市美時達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志鴻所說,唯有多渠道布局,才能更好化解風險,增強企業韌性。

“五一”消費季到來之際,我省將“幫助外貿優品拓內銷”作為促消費領域的重要環節。省商務廳積極組織開展“外貿優品中華行”“外貿優品福建行”系列活動,支持外貿優品進校園、進部隊、進社區、進企業、進商圈、進平臺,暢通外貿優品內銷渠道。

在4月25日舉行的福品推介和出口產品轉內銷專場活動上,美時達公司所生產的定制工裝、沖鋒衣、休閑服、滑雪服等產品收獲了諸多消費者好評。拿起一款戶外薄款沖鋒衣,黃志鴻細數產品的閃光點:全衣采用熱封壓膠工藝,內搭應用防寒技術,消費者僅憑一件單衣便可有效抵御嚴寒天氣。

自2006年成立以來,美時達公司與不少國內外一線品牌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高端品牌尤為青睞‘中國制造’,因為我們的紡織服裝協同供應鏈非常完善。”黃志鴻認為,這是貿易戰動搖不了的競爭力。近年來,隨著國內戶外運動風潮漸起,美時達公司也在有意識地進軍內需市場,內貿銷售額已超過了外貿。

在“購在中國 全閩樂購”2025年福建省“五一”消費季啟動儀式上,福州浩宇家居工藝品有限公司把原本出口美國的產品帶到了現場。“這些家居用品以新西蘭松木為原材料,采用對皮膚更加親和的水性油漆,竹纖板通過美標最高等級環保認證。”該公司現場負責人孫經理介紹說。

孫經理表示,公司原本主抓美國訂單,如今也把目光投放在內需市場以及歐洲、中亞等地區,而線下展會正是洞察國內消費者習慣的好機會。比如,在本次啟動儀式上,福州的消費者就對鞋柜、邊幾等家居用品萌生了濃厚興趣,這對企業后續的產品投放具有參考意義。4月11日,京東方面出臺了“2000億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注意到這一信息后,孫經理立馬向京東遞交了入駐申請,目前已進入審核對接階段。

對外貿企業而言,消弭信息差是當務之急。近日,省商務廳搭建“外貿優品 內貿e行”專欄,匯集淘天、抖音、快手、京東、美團、唯品會、永輝、樸樸等30個平臺的入駐政策和招商舉措,讓有需要的外貿企業一鍵直達。

在此基礎上,省商務廳聯合淘天集團共同啟動我省外貿企業“外轉內”專項行動,還對接京東集團高管團隊會研外貿企業內銷扶持框架協議,同時梳理了有意向拓展內貿業務的外貿企業名單,提供給平臺招商團隊作為重點支持對象。

電商平臺則拿出了覆蓋“止血”“輸血”到“造血”層面的一系列務實舉措。如淘天集團為外貿商家提供“選品建議、定價策略、營銷報名、廣告投放”等本地化指導;京東推出配套專項扶持資金、專屬團隊對接、內銷專區搭建、傳播資源加持、物流保障等“真招”。

此外,全省各商貿流通企業也積極響應號召,為外貿產品開放“綠色通道”。如4月22日,永輝超市宣布,首批來自2個品牌的9個商品通過針對外貿受阻企業開設的綠色通道在北京喜隆多店、福州奧體店、杭州濱江寶龍店、臨平萬達店4家永輝超市門店上架售賣。后續永輝超市將陸續擴大外貿商品及售賣門店數量,預計在4月底將形成較大規模。

乘跨境東風

品牌出海向遠方

一時的波瀾沒有動搖外貿企業出海的信念,跨境電商則成了鏈接“中國制造”與海外消費者的重要橋梁,以敦煌網(DHgate)為代表的工廠直供型電商平臺火爆“出圈”,就深刻說明了這一點。

作為二類跨境電商賣家,福州暢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志超最關注的是,美方將于5月2日起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免稅”政策。但他預估,業務影響范圍尚處可控狀態。“我們錨定的是高端化、定制化產品銷售,涵蓋日用品、游戲卡牌等品類,并主做C端消費者業務,客戶群體的消費能力較強且復購率相當高。我們也在與跨境物流企業溝通,力圖保客戶穩訂單。”陳志超說。

日前,國務院批復同意在15個城市(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三明名列其中,我省由此實現跨境電商綜試區全覆蓋,這為推動外貿優化升級指明了一條新路。

在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泉州,全市跨境電商賣家數量1.2萬余家,其中工貿一體型企業占六成。在泉州市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燦陽看來,由于生產端及銷售端均掌握在自己手中,泉州外貿企業的調整應對空間很大,關鍵在于全力支持企業布局跨境賽道,提升其跨境電商運營能力。

位于南安的中科全色光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年產投影機約20.7萬臺,年產值約15億元,其產品先后登陸2022年冬奧會等重大場景。近日,在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的推動下,全色光顯按照外貿轉型規劃、店鋪創建、選品測品分析、平臺服務商對接的思路步步為營,目前產品已發本土店海外倉,意欲進軍俄羅斯市場。

隨著跨境電商由新業態邁向新常態,多市場、多平臺布局已成為業界共識。數據顯示,在泉州跨境電商產品的出口目的地中,東南亞增長快且是主要直播基地,俄羅斯及中亞五國等增長也較快。隨著南美市場對3C(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數碼產品的需求逐步抬頭,其也成為不容忽視的新興市場。而從銷售平臺看,亞馬遜、e-Bay、SHEIN、TEMU、TIKTOK、SHOPEE、LAZADA、OZON等平臺多點開花,新時穎服飾、道誠集團、亙古科技等企業更是采用“獨立站+第三方平臺”方式銷售。

4月2日,第二屆海絲僑商投資貿易大會暨泉州市內外貿大會、海外倉建設暨工藝品出海對接會、泉州(晉江)內外貿高質量發展場景創新大會等活動接連舉行,吸引79個國家和地區1100名僑商、外賓,簽約項目總投資1500億元。據初步統計,全市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含在建)23個,海外展銷中心21個,建設公共海外倉109個,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由生產驅動向需求驅動、產品出口向品牌出海的雙重轉向已成為跨境電商的趨勢。我們將協同政府部門,幫助企業用好海外倉、海外展銷中心等資源帶動出口,同時在知識產權、倉儲物流、跨境金融支持等維度提供賦能保障,助力企業積極開拓非美市場、提升品牌價值。”黃燦陽說。(記者 尤方明)

編輯:羅曉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