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以下簡稱華新福建分公司)集控中心,巨幅數字孿生風場大屏上,309臺風機實時功率曲線起起伏伏。值班長小潘輕點鼠標,50分鐘就完成了過去需要2天的全場風機巡檢——這是華新福建分公司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以下簡稱產改)與數字化轉型深度融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華新福建分公司把產改作為“一把手工程”,創新打出“產改+管理深化”“產改+安全升級”“產改+數字賦能”“產改+工匠培育”組合拳,成功獲評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集團“爭創一流標桿企業”等榮譽,為新能源業務高質量發展積累扎實的產改實踐經驗。

產改+管理深化:黨建“紅色引擎”點燃發展“新動能”

產改不是工會“獨角戲”,而是企業“大合唱”。華新福建分公司黨委把產改與黨建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兌現,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大討論、知識競賽、紅色教育、青年大講堂等,把黨的創新理論講到職工心坎里;同步開展“管理深化年”工作,第一時間出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升行動方案》,實行“月提示、季督查、年考核”工作機制,23項硬核措施全部納入年度計劃和部門KPI,形成“黨政掛帥、工會牽頭、齊抓共管”的改革矩陣。

人才培育更講“賽場選馬”。“公開競聘打破了傳統的論資排輩現象,為有能力、有才華的青年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薄90后”值長小楊喜于言表,他通過公開競聘收入躍升一大檔。華新福建分公司滾動實施“干部人才結構優化三年行動”,近年來,提職提級49人,“85后”中層占比達33.3%,12名培養對象實施“一人一表”精準培養,真正讓“有為者有位、能干者多得”。

產改+安全升級:打造本質安全新能源樣板

“以前隱患可以‘緩一緩’,現在只要上榜,全站績效受影響,誰都不敢怠慢!背嘟革L電場安全專工小陳說。責任先行的背后,是一套全員分級分層履職評價機制,華新福建分公司把安全績效與薪酬、晉升剛性掛鉤,層層簽訂責任書,配套“安全紅黑榜”,各場站隱患治理工作高效推進。

科技賦能硬核擔當。該公司聯合國電南自開展風機主控與監控系統“卡脖子”問題攻關,完成華創20臺風機與歌美颯首臺風機主控國產化改造。文化浸潤潤物無聲。安全理念通過“安全家書”、家屬短視頻、班組故事會走進職工心里,廠區新增活動室、安全文化長廊,實現“目之所及皆安全”。今年以來,華新福建分公司以“安全生產年”活動為主線,深度踐行“生命至上、本質安全”,朝著“5零3降3提升”目標奮力邁進,筑牢安全基石。

產改+數字賦能:讓風機“會說話”、數據“能算命”

作為中國華電新能源生產管理體系建設和新能源智慧生產管理平臺建設的“雙試點”單位,華新福建分公司提前一年完成新能源智慧生產管理平臺全面上線,建成“遠程集控、分級診斷、片區管理、專業檢修”管控模式,實現福建區域風場集控運行、集中調度,全面提升風電管控數智化水平。

756個攝像頭、2架無人機、100%振動監測覆蓋率,讓風險“看得見”;借助大數據分析,部分巡檢點位已能用機器輔助完成;建立齒輪箱、葉片等核心部件“健康檔案”,開展預知性維護,讓管理“更精準”。

產改+工匠培育: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精兵

“可別小看對這變槳油缸的改造,改完后技術人員爬塔作業的時間少了不少,一年下來能省出不少人力,電量損失也比以前減少!痹诼毠撔鹿ぷ魇,“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福清運維班副班長小余指著變槳油缸介紹道。這個由“新風”創新工作室牽頭、4名青年技工耗時兩周完成的改造舉措,正是該公司“產改+工匠培育”體系落地的生動實踐。

華新福建分公司出臺《職工創新創效活動管理辦法》《職工創新工作室管理辦法》《勞動模范及能工巧匠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建成“新風”創新工作室,下設4個創新小組,累計完成技術革新20余項。此外,每年舉辦“匠心杯”風電場勞動競賽、集控中心“提質增效”勞動競賽,風電運維、安全應急等技能比武;以“導師+帶徒”模式,讓更多技術能手、能工巧匠發揮“傳幫帶”,培養出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地市級勞模2人、技術能手11人、各級工匠7人;通過創新、技能、競賽“三駕馬車”,實現崗位建功與素質提升的“雙向奔赴”。

下一步,華新福建分公司將聚焦“雙碳”目標,持續放大“產改+”乘數效應,重點在新型儲能、綠電轉化等新賽道打造新時代新能源精兵,為建設一流區域新能源企業貢獻力量。(來源: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編輯:羅曉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