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12月5日消息(記者吳新偉)近日,重慶市扶貧辦披露,該市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奉節和石柱兩縣現已整體實現脫貧摘帽。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說,初冬時節的奉節縣平安鄉長坪村,大伙兒正忙著采挖藥材。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些藥材,已經讓當地村民的收入翻了幾倍。村民潘榮華說:“種玉米最多一畝就1000塊錢的收入,種藥材至少都有5000塊錢的收入,這樣的收入太可觀了”。

  平安鄉副鄉長王祖西說:“貧困戶通過土地出租、到公司本地務工、公司帶動農戶種植,三方面利益聯結,就收成來看,長坪村今年貧困戶每戶增收至少八千元以上”。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是奉節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據介紹,目前,奉節規劃發展了以高山煙葉、藥材、反季節蔬菜;中山油橄欖、養殖;低山臍橙等為主的產業格局,各類特色農產品已經成為了當地村民的搖錢樹。截至目前,奉節已累計脫貧31352戶近12萬人,1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降低為0.99%。

  奉節縣扶貧辦主任向城剛表示,對全縣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進行逐項摸排,對清理出來的923個問題,逐項銷號,限時清零,確保了我們脫貧的質量。

  打贏脫貧攻堅戰,石柱縣的步伐同樣邁得堅實有力。在中益鄉鹽井村,當地貧困戶通過飼養肉牛、蜜蜂、種植中藥材等方式,紛紛脫了貧。中益鄉鹽井村駐村第一書記余建說:“通過發展前胡、辛夷花、脆紅李、中蜂等產業,成功將糧經比調整為1:9,實現了在家農戶產業的全覆蓋,今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一萬元”。

  據介紹,為完善產業扶貧政策體系,石柱先后出臺“到人到戶”產業扶貧政策50條,成功讓每個貧困村都有1-2個穩定增收產業,石柱也因此一舉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石柱縣扶貧辦副主任金海清表示,緊緊圍繞“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通過產業帶動,培訓就業等一系列措施,累計實現85個貧困村,17238戶62470人穩定脫貧。

  目前,奉節、石柱相繼脫貧“摘帽”后,重慶市的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已經由原來的14個減少到4個區縣。市扶貧辦主任劉貴忠說:“這四個未摘帽縣的退出是我們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們還加大了財政投入,今年以來,安排12.1億元的財政投入,比去年增長26%,這四個縣如果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就為我們2020年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