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12月2日消息(記者陳鵬)為進一步推進戶籍“放管服”改革,今年3月以來,重慶南岸警方秉承“能直接辦理就不再審批,能基層審批就全部下放”的原則,對現行的戶口審批事項逐一進行梳理分析,從政策規定、材料審核、辦理流程、系統環節等多方面進行了規劃設計,于6月底全面下放了12項戶口業務的審批權限。
以往,如果群眾需要辦理戶口遷移,須先將相關的資料、證件的原件及復印件全部準備齊全,拿到落戶地派出所的戶籍窗口,由戶籍民警進行業務受理,再由社區民警進行實地調查;社區民警調查后,報派出所負責人審核同意,再由分局人口管理支隊審批。審批之后,再由分局人口管理支隊通知派出所領取審批材料,整個過程費時費力。
據了解,調整后,重慶市外遷入的、主城區外遷入主城區入戶的、因征用農村土地戶口“農轉非”的等9類原來由分局審批的落戶事項,全部調整至派出所受理、審批。軍隊轉業干部、退役士兵、軍隊離退休干部安置落戶,持《收養證》的收養子女市內戶口遷移入戶,居民戶口簿和戶口遷移證簿遺失損毀補發等3類由派出所審批的落戶事項,調整為戶籍窗口受理、審批,群眾辦理業務“立等可取”。
“審批權限下放后,85%的戶口業務都由派出所直接辦理和審批了,這就大幅節省群眾辦理戶口的時間。”南岸區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南岸區峽口鎮西流村居民王女士就是享受到了審批流程“瘦身”的紅利。今年6月17日,王女士來到派出所辦理市外戶口遷移業務。“我丈夫的戶口一直在四川老家,在重慶生活多年了,對重慶已經有了感情。”王女士想申請將丈夫曹某某的戶口由四川省通江縣遷入南岸。根據當時的戶口審批權限,王女士辦理該戶口需要25個工作日。
恰好,在王女士提交申請材料后沒幾天,南岸區公安分局就對此類戶口遷移審批權限進行了下放,由分局審批改為派出所審批。權限下放后,戶籍民警及時進行了調查,于6月27日完成了審批,并為王女士打印了《準予遷入證明》,辦理時限已由25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
據統計,截至10月底,南岸區公安分局已為群眾辦理下放為派出所審批戶口3287件,調整為當場辦結戶口104件。戶口審批平均用時由以前的13個工作日下降為4個工作日。
根據數據反映,南岸警方戶政窗口服務民意監測結果綜合滿意度達到年內最高的99.34%。通過電話隨機回訪36名辦理戶口群眾,群眾對戶籍辦理事項滿意率達100%。
如今,在重慶南岸,辦事群眾已實實在在地體驗到了來自南岸警方暖心、貼心、放心的“放管服”改革紅利,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得到了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