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超1成助學貸款逾期未還 大學生誠信缺失引擔憂
2015-07-11 17:27:00 來源:央廣網(wǎng)
央廣網(wǎng)銅陵7月11日消息(記者王利)據(jù)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國家助學貸款作為寒門學子完成學業(yè)的重要支持,解了眾多家庭貧困學子的燃眉之急,圓了大學夢。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部分借款人貸款到期拖延不歸,拖延不還貸款,導致大學生畢業(yè)面臨誠信危機,如何破解助學貸款風險成了一道難題。
章詩瑤是工商銀行安徽省銅陵分行的一名業(yè)務員,她告訴記者,2002年到2003年這兩年間,他們銀行向銅陵某高校學生發(fā)放了369筆、共計145萬元的地方助學貼息貸款,這些貸款于2005年陸續(xù)到期,然而還款率卻并不理想,近七分之一的學生至今沒有還款。
章詩瑤:部分同學畢業(yè)前能夠及時主動的歸還貸款本息,但有一部分同學卻一直逾期未還。我們曾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催收,包括向學生原籍發(fā)放催收函、在銅陵學院網(wǎng)站登助學貸款催收公告,但是至今仍有48筆貸款未能及時歸還。
在許多人眼中,大學生受過高等教育,是高素質人才,為什么一些人還會拖著貸款不還呢?不少大學生表示,學生不還款,既有主觀自身的原因,也和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就業(yè)難等客觀原因有關。
銅陵學院學生李靜靜:一方面是社會原因,社會競爭壓力比較大,大學生步入社會以后沒有很好的適應,導致一些大學生還款能力低下甚至沒有還款能力,所以拖欠;另一方面是大學生自身原因,一些大學生認為自己已經(jīng)離開銅陵,號碼也換了,銀行找不到自己,就抱著僥幸心理不還款。
對此,工商銀行銅陵分行一位從事多年個人信貸業(yè)務的佘經(jīng)理告訴記者,一些大學生沒有及時還款,從根本上來講,是誠信的缺失。
佘經(jīng)理:貸款金額不是很大,畢業(yè)十年八年的學生,三五千塊錢的還款能力應該沒有問題,對信用體系應該有所了解。如果不還款,一個是信用觀念缺失,不排除有惡意拖欠的行為在里頭。
此外,一些外地生源在校園地申請助學貸款,外地催收難度很大,客觀上也增加了違約概率。據(jù)了解,貸款到期卻拖延不還貸款,將導致大學生畢業(yè)就面臨誠信危機,相關的不良記錄也會被記入個人征信系統(tǒng),買房、買車等消費貸款都將受影響。而因為畢業(yè)生還貸違約,不少高校也受到了牽連,加入追債隊伍。
安徽滁州一大學班主任陳老師:有的是沒有找到正經(jīng)工作,有的是不想還。我有個學生,拖了七八年沒還,最后銀行都要告他了,最后讓我找到他,銀行講你永遠都別想在國內貸到款了。欠了多少年,他自己都忘掉了。
不要小看這些個別學生的拖欠還款的問題,據(jù)了解國家助學貸款分為校園地助學貸款和生源地助學貸款兩種,由于欠款不還的學生增多,越來越多的地方不愿意辦理校園地助學貸款。記者調查也顯示:某西部大省,因為2013年開始的第一批高校助學貸款的學生,畢業(yè)后有高達百分之三十的逾期率,國家開發(fā)銀行已停止在當?shù)氐男@地助學貸款業(yè)務,只能走生源地貸款,這往往也就意味著更加復雜的貸款程序。針對部分畢業(yè)生還貸違約,助學貸款風險這道難題又該怎么破解呢?一些業(yè)內人士建議,可以改進原有的貸款模式,從制度上進一步完善,做好風險防范,降低違約和惡意拖欠事情的發(fā)生。
某大型商業(yè)銀行王經(jīng)理:此前我們是和學校簽合約,然后給學生發(fā)放貸款。我覺得學生可能流動性較大,要是下一步跟學生父母之間建立聯(lián)系,可能對還款和催收有好處。因為學生是流動的,家人相對來說比較固定。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大國家助學貸款力度,為貧困學子創(chuàng)造公平成長環(huán)境。將國家助學貸款最長期限由原先的10年、14年,統(tǒng)一延長到20年。這意味著借款學生畢業(yè)后,平均每年還款金額下降30%到40%。助學貸款為貧困學子創(chuàng)造了公平的上升通道,每個人都應該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學子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的信譽,通過助學貸款等扶持措施,讓“教育改變命運”的理想照進自己的人生。
編輯:朱琪
關鍵詞:安徽;銅陵;助學貸款;大學生誠信;征信系統(tǒng)
2015-07-11 16:34:00
2015-07-11 12:36:00
2015-07-10 15:57: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wǎng)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