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記者周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新辦8月14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數據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以來,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數字公共服務更加可感可及。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介紹,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到455萬個,千兆寬帶用戶達2.26億戶,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有力帶動經濟社會發展。
劉烈宏:帶動集成電路、通信網絡設備、計算機、服務器和終端產品等信息通信技術產業上下游發展,帶動網絡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5G+工業互聯網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有效帶動了農村居民增收致富。促進算力這個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布局,八大算力樞紐節點5個在西部,有利于發揮西部地區清潔能源優勢,有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劉烈宏表示,我國數據基礎制度不斷完善,深入實施“數據要素×”行動,開展公共數據“跑起來”示范場景建設,以場景牽引帶動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
劉烈宏:去年推出了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等21項政策,今年還將推出數據產權等10多項制度,一批圍繞數據匯聚共享、開發利用的數據企業正在孕育興起,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正在加快構建。
“十四五”時期,我國數智技術加速應用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社會治理方式都發生了深刻改變,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9.7%。國家數據局副局長陳榮輝介紹,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數字服務正惠及更多百姓。
陳榮輝:全國互聯網醫院年服務量超過1億人次,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5.6億人次。我們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智慧教育平臺。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