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2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4月22日,“影話共同體”2025北京民族電影展在中國電影博物館啟動。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副司長左尚武,北京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李新,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市人大常委會民族宗教僑務外事辦公室主任潘臨珠,北京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王斌,北京市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市民族團結進步協會副會長屠劍影,中國電影博物館黨組書記、館長黃曉偉,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彭博,朝陽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韓雪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啟動儀式。本屆影展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和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指導,北京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中心、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統戰部和中國電影博物館社會教育部共同主辦。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黃曉偉在致辭中回顧了在中國電影120年的發展歷程中,民族題材電影為融通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維護民族團結、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發揮的不可替代作用。她介紹,中國電影博物館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通過深挖影片內涵、研發原創課程、加強科技賦能以及凝聚社會資源四個方面不斷發揮電影專業特色和資源平臺優勢,著力闡釋傳播蘊含在影史經典中的民族精神。她表示,中國電影博物館將繼續做好民族題材電影的展覽展映、內涵挖掘、宣傳推廣和海外傳播,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出更大貢獻。

李新在講話中表示,北京民族電影展歷經十余年的發展,主題和內涵持續深化,宣傳展示形式持續創新,匯聚了一批優秀電影人,推出了數百部精品佳作,成為北京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特色品牌。辦好影展,一是舉旗幟,讓民族電影宣傳黨的民族政策;二是聚民心,讓民族電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是育新人,讓民族電影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是興文化,讓民族電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北京民族電影展要以民族電影作為推動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生動載體,打造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北京名片,為豐富民族群眾文化生活、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啟動儀式上,播放了2025北京民族電影展宣傳片。來自內蒙古、福建、江西、四川、云南、西藏、甘肅、新疆等地區的部分參展影片劇組主創代表走下紅毯,與現場觀眾見面。

活動現場,首次演出原創沉浸式民族電影情景劇《中華兒女 同心筑夢》,情景劇依托民族題材電影獨特的系統性和編年史意義,以時間為軸,以光影為線,以《定軍山》為起點,通過情景演繹交織銀幕再現的藝術形式,深刻展現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生動呈現兩個甲子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中華兒女不忘初心,“共同締造新中國、團結建設新國家、攜手奮進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啟動儀式后,大家參觀《同心共筑光影同行——民族電影展覽專線》。來自香港的二十余名青少年參加活動。

作為本屆影展的特色活動之一,民族電影會客廳活動也在當日舉辦。活動圍繞“影話共同體”主題,邀請長期參與民族電影研究、評論的專家學者和民族電影創作者們進行交流與探討,為促進民族題材電影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民族電影會客廳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本屆影展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以“影話共同體”為主題,共有20部影片入圍參展,影片內容緊扣時代脈搏,聚焦民族工作熱點題材,刻畫民族英雄人物形象,歌頌感人事跡和偉大精神。影片中有以脫貧攻堅為背景,展現各族群眾克服困難、團結奮斗的堅強意志和奉獻精神的;有聚焦歷史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展現榜樣力量的;有貼近現實生活,講述各族群眾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感人故事的;還有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精彩民族影片。

影展將繼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由“參與北京國際電影節相關單元活動”和“自主籌辦活動”兩部分組成。參與北京國際電影節相關單元的活動有開幕前紅毯儀式、“北京市場”“北京展映”等北京國際電影節主題活動。自主籌辦的活動有啟動儀式、民族電影回顧展、民族電影會客廳活動、民族電影“九進”活動等。

編輯:阮修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