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3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社區東門翻修之后,道路平整了,開車進小區再也不用擔心‘顛一下’,開車進出非常放心。”11月3日,居住在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鄉鴻博家園二期C區的李先生發現,原本位于小區東門的一塊直徑40厘米的路面凹陷已消失不見。原來,小紅門鄉積極聽取群眾意見,對小區二期C區東門路面以及14號樓東側路面進行修繕,讓居民出行不再“步步驚心”。

整修前的道路坑洼不平(央廣網發 小紅門鄉供圖)

整修后的道路平坦整潔(央廣網發 小紅門鄉供圖)

“我們在巡查時發現鴻博家園二期C區東側車輛出入口路面有一處直徑40厘米左右的凹陷,下沉最深處達15厘米,深度可及腳踝,已出現地面分層情況并存在積水。”小紅門鄉鴻博家園第三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在向居民了解情況時,居民普遍表示開車進出會有明顯顛簸感。與此同時,社區工作人員還從居民口中了解到,14號樓東側道路出現裂縫,長度約50米,因緊鄰垃圾桶站,居民晚間經過時擔心被絆倒。

出現凹陷和裂縫的道路分別為車輛和居民出行的必經之路,日常車流、人流量大,不能放任不管。鴻博家園第三社區立即“吹哨”,聯系小紅門鄉城鄉建設辦公室與物業公司共商解決之策。經過溝通測算,確定本次修繕總面積超過320平方米,修繕空間長度約64米,城鄉建設辦公室要求物業盡快完成修繕。

由于東門車輛出入口和14號樓東側道路日常車多人多,鴻博家園第三社區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提前發布通知,并安排工作人員、志愿者在上下班高峰時段前往修繕點位做好引導,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居民生活、出行的影響。此外,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開展巡視,了解施工進度,并提出避免揚塵和噪音擾民等要求。

小紅門鄉城鄉建設辦公室、鴻博家園第三社區與物業形成合力,用近一個月時間做好前期溝通協調、統籌規劃工作,為修繕工作奠定了基礎。僅用一天時間,平整寬闊的路面呈現在居民眼前,車輛和行人出行更加通暢,社區整體環境品質也得到有效提升。

編輯:阮修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