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生物質天然氣首次在京并網 燃氣集團96777服務不斷檔

首都冬季燃氣保供工作全面就緒

隨著氣溫逐漸走低,北京即將正式進入新一輪采暖季。面對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的新形勢,北京燃氣集團錨定氣源供應、市內管網設施、天津南港LNG接收站及外輸管線、用戶服務等關鍵環節,構建起多層次、高可靠的冬季能源供應保障體系。目前,首都冬季燃氣保供工作已全面就緒。

綠色供暖用上生物質能

穩定充足的氣源是冬季保供的“底氣”所在。在北京燃氣集團的運營調度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各路氣源的動態數據。

北京燃氣集團運營調度中心主任張應輝介紹,位于天津南港的自有應急儲備資源已提前落實,10座LNG儲罐已全部投產使用,冬供前罐存可達80%,充分滿足國家要求及北京市應急調峰需求。同時,北京燃氣集團積極推進上中下游三方保供機制建設,明確高峰期間首都天然氣保障手段及調度運行機制。此外,市政府曹妃甸應急儲備也將作為極端情況下的“一道資源防線”,共同構建起“南港資源+外部調峰服務+市政府應急儲備”的京內應急調峰三重保障體系,將極大提升極端情況下的應對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嚴格工藝處理的生物質天然氣今冬將首次在北京并網,體現了能源供應與綠色發展的有機結合。

今年,北京燃氣集團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也取得新的突破,天津南港項目外輸管道已實現與國家管網蒙西管道、中俄東線連通。“這意味著天津南港的LNG應急資源可以借助國家管網的多條通道輸送進京,形成了‘1座自主調峰門站+7座代輸調峰門站’的靈活供應架構,顯著提升了資源調配效率和進京通道的可靠性,即使在極端條件下也能充分保障北京市能源穩定供應!睆垜x說。

配備206輛燃氣應急搶險車

安全可靠的管網系統是能源輸送的“生命線”。北京燃氣集團已完成冬供前所有設備設施的完備性檢查,并嚴格落實日常運維、巡檢維護制度。針對低溫、冰雪等極端天氣,已強化工況監測,重要站點提前落實防凍措施,關鍵設備備品備件準備充足,確保設備設施在惡劣條件下依然保持良好運行狀態。

受今年夏季特大暴雨影響,北部山區部分燃氣管線局部受損,其修復和過渡期保障成為今冬保供準備的重點。目前,北京燃氣集團正集中力量全力推進水毀管線的修復工作,受損管線已基本恢復供應,對于剩余個別預計12月才能全面修復的點位,北京燃氣集團已制定并實施了“一點一策”專項應急補氣方案,F場應急供氣設備、運輸車輛及值守人員均已就位,確保在修復過渡期間用戶用氣不受影響。

在應急保障方面,城市管網三級應急指揮調度和信息報送機制已全面啟動。據悉,北京燃氣集團在全市共設置了198處燃氣應急值守點位,配備了206輛應急搶險車輛,每日在崗值守人員超過800人,形成覆蓋全市的快速響應網絡,確保突發情況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處置。

采暖季日均話務量1.5萬通

隨著采暖季的臨近,北京市天然氣使用量逐步攀升,居民咨詢與報修需求日益集中。為應對即將到來的話務高峰,北京燃氣集團提前部署,全面優化96777客服熱線運行機制,確保冬季供熱期間服務“不掉線”、響應“不斷檔”,為廣大用戶溫暖過冬提供有力支撐。

采暖季期間,96777熱線日均話務量預計將達1.5萬通。北京燃氣集團提前優化坐席配置,科學排班,確保“7×24”小時全天候在線接聽;同時,儲備應急備班人員,在話務高峰期動態增配,最大限度縮短用戶等待時間,提升接通效率。

北京燃氣集團客戶服務中心王雁祥介紹,針對燃氣泄漏、多戶無氣等緊急情況,熱線平臺特別設立“優先通道”,第一時間轉至應急處置,并與各屬地單位聯動響應,大幅壓縮從接報到派單的處置時間。

北京燃氣集團依托西直門、通州兩處熱線中心,實現設備與人員的“雙備份”,對熱線系統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與維護,切實解決用戶在燃氣使用中的“急難愁盼”,為首都市民安心用氣、溫暖過冬增添一份堅實保障。(記者 李博)

編輯:朱冠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