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5日消息(記者 龐婷)11月4日,“青春華章·青知講說人”青春分享會走進北京師范大學。本次活動以“青春自有選擇”“人生當須遠行”“一路璀璨生花”三大篇章為脈絡,通過榜樣引領、故事講述、藝術展演等形式,呈現了一場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的青春思想盛宴,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的使命擔當。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康震表示,學校致力于為每一位同學搭建多元化成長的廣闊平臺,特別是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青年群體成為參與網絡空間治理、網絡內容建設的重要力量,學校也越來越重視用網絡正能量來感召青年,在網絡空間匯聚起向上向善的主流聲音。他鼓勵青年勇于嘗試,腳踏實地,不負時代召喚。
北京市委網信辦副主任郭玉松強調,網絡空間是“大思政課”的前沿陣地,應創新方式方法,以優質內容與青年共鳴;善用科技與互動形式,將宏大敘事轉化為青年喜聞樂見的表達;構建理論傳播體系,匯聚資源,引領青年綻放青春。

郎佳子彧分享了他作為“面人郎”傳承人的故事(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活動中,青年嘉賓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展現青春的多樣性和力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郎佳子彧分享了他如何將“冷門非遺”變為“熱門網紅”的歷程。通過在北京冬奧會展示技藝、創作“致敬奮斗者”系列短視頻等創新實踐,讓傳統在創新中煥發新生。

檸檬羽嫣分享了她作為神經科醫生和小說作家的“雙面人生”(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中國作協會員、北京作協會員,醫學博士蘇東寧(筆名檸檬羽嫣)分享了她作為神經科醫生和小說作家的“雙面人生”,醫學與文學本質都是對人性與生命的探索與治愈,并在自身經歷中體會到兩者奇妙的默契。通過高效的時間管理和身份切換,她讓這兩種熱愛在人生中并行不悖,相互滋養。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金融學院團總支副書記、輔導員胡鑫雨以自身從專科到博士的成長經歷,鼓勵青年結合熱愛與社會需求,創造屬于自己的完美選擇。
藏族青年爾基回顧講述了從放牛娃成長為核級焊工的經歷。他以日訓15小時的“魔鬼計劃”,僅用三個月就取得了國家核安全局焊工資質,最終在國家重點工程“華龍一號”建設中承擔關鍵任務。他堅信人生的價值不在于起點,而在于將工作做到極致,每一步艱辛都是為了積蓄力量,焊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中央美術學院師生分享了將“寫生路”變為“思政課”的實踐。學生們于山水間、文化現場和村落中寫生創作,不僅錘煉了技藝,更讀懂了鄉村振興、民族團結和中華文脈。這使他們在藝術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堅定了文化自信。

《沉默的榮耀》主創人員分享創作歷程(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熱播電視劇《沉默的榮耀》聯合導演趙文赫分享了電視劇創作背后的故事,講述了英雄們在隱蔽戰線上的犧牲與奉獻。陳寶倉將軍扮演者、演員那志東來到活動現場,生動講述自己在人物塑造過程中的真切感受,表達了對英雄的敬意和對信仰的傳承,現場朗誦吳石將軍與陳寶倉將軍詩句,引導青年朋友們銘記革命先輩,傳承英雄精神。
活動中,北京師范大學學生代表上臺分享自己在服務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等工作中的親身感受,國旗護衛隊成員、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志愿者代表講述自己學習“文秀精神”,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實踐故事。歌手溫奕心為整場活動獻唱歌曲《一路生花》,用歌聲鼓勵青年們在青春的道路上堅持熱愛、步步生花。活動現場氣氛熱烈,高潮迭起,同學們用心走進每一位嘉賓的親身故事,場上場下涌動著青春的氣息。
“青春華章·青知講說人”青春分享會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活動堅持以網絡正能量融入青年、塑造青年、感召青年,讓網絡“大思政課”引發青年共情共鳴,以朋輩力量賦能青年成長。后續系列人物視頻和活動切條將在網上傳播,在網絡空間與更多青年感受“每步路都生花”的力量和溫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