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1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11月1日,第三屆宛平教育論壇在北京市豐臺區舉辦,“樂學公園”成為論壇焦點。

第三屆宛平教育論壇由豐臺教育發展理事會聯合明遠未來教育研究院共同主辦,于11月1日至3日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學舉辦。本屆論壇以“數智驅動教學變革,素養煥新教師未來”為主題,包括1個主論壇、5個平行分論壇和1場智能賦能教師課堂實景展示,旨在搭建“政策—實踐—技術”深度對話平臺。主論壇聚焦“新域新質教育模式探索”,深入探討以樂學公園深化教育生態變革的實踐路徑;5個平行分論壇分別以“數字化賦能區域教師發展”“智能時代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建構”“樂學公園的教育實踐”“數智時代的教師成長”“數智賦能教師教學的深度變革”為題,共話共研助力破解“數智賦能”與“素養落地”的實踐壁壘。

論壇現場(央廣網發 豐臺區委宣傳部供圖)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李奕在論壇中表示,新時代的教育要打破校園圍墻,讓公園、場館、企業成為“行走的課堂”,實現教育場景的重構與教育生產力的解放。他強調,要推動從“知識灌輸”轉向“場景化學習”,從“分數評價”轉向“素質增值”,構建教師作為學習設計師、學生作為主動探究者、家長和社會人士成為育人合伙人的教育新生態。

豐臺區委書記王少峰介紹,豐臺教育傳承著百年宛平“興學報國”的精神血脈,將“樂學公園”定位為以“小切口”撬動未來教育的系統性探索。這一實踐旨在實現“五育”融合從理念到實踐的重構,推動治理機制從單一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轉型。

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隨著《豐臺區創建樂學公園三年行動計劃》發布,全區116座公園系統化變身“立體教科書”,構建起“樂學園地、樂學公園、精品基地”三級網絡。14個部門與50人專家庫協同共治,形成“政府統籌—部門聯動—學校主責—社會參與”新格局,成為“新域新質教育”的生動典范。

活動現場發布《豐臺區樂學公園課程建設指南》)。該指南確立以“五育”融合為基底、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課程框架,并創新推出“3+X”課程體系。該體系由“濕地生態”“城市農耕”“古建密碼”三大基礎模塊與若干自選項目構成,精準對標生態、勞動及人文科技素養的培養。目前,全區已開發超130門跨學科課程,開展超300場實踐活動,參與學生逾5萬人次,這也標志著“樂學公園”邁入課程標準化、體系化實施的新階段。

編輯:王進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