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10月23日消息(記者 周然)“沒想到中藥不僅能吃、能戴,還能用來洗頭,真是太有意思了!”市民李女士拿著中藥手串告訴記者。10月23日正值霜降節氣,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省針灸醫院)2025年中醫藥膏方節暨霜降節氣知名專家義診在該院門診南廣場舉辦。一系列融合傳統與創新的中醫藥體驗項目吸引眾多市民駐足、“打卡”參與。
本次膏方節設立望聞問切鋪、藥食同源鋪、其樂融融鋪、特色療法鋪,巧妙融合了“看、吃、戴、感”等多種形式,讓市民們近距離體驗中藥魅力。多位知名中醫專家現場坐診,提供免費的中醫體質辨識和健康咨詢服務,耐心地為每一位前來咨詢的市民進行問診、把脈,提供合適的霜降養生建議,并根據個人體質和健康狀況辨證開方,給予合適的調理方案。
今年,醫院在活動現場還推出了根據霜降節氣特點特制的桂花板栗餅、山藥栗子羹、石斛老鴨湯等養生藥膳供市民免費品嘗。更有專業藥劑師現場講解膏方的制作工藝、功效作用及服用方法,讓市民可以在活動中品嘗到美味的膏方,感受膏方獨特的口感。“原來養生也可以這么享受,回家就試著做給家人吃。”市民陳先生贊不絕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至藏的過渡,仍以燥氣當令,氣溫驟升驟降,容易引發疾病,因此養生保健尤為重要。“秋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膏方以‘補虛糾偏、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為宗旨,適用于體質虛弱、慢性病調理、術后康復、亞健康狀態及抗衰延年等人群,被譽為‘冬令進補第一方’。”該院安徽省國醫名師、主任醫師蔡圣朝提醒,“膏方開方講究因人而異、因證加減,需要專業醫師詳細辨證分析后因人施治,做到‘量體裁衣’”。同時他也提醒:“孕婦、嬰幼兒、急性疾病和有發熱者、肝炎、結核等傳染病活動期患者、脘腹疼痛、腹瀉、膽囊炎、膽石癥發作者不宜服用膏方。”
醫院副院長李飛表示,膏方節作為該院傳統的中醫藥養生活動,已連續舉辦多年。“舉辦此類活動不僅希望為患者祛除病痛,更希望能向廣大市民傳播健康的生活理念,提升全民的健康素養。今后,醫院將會繼續致力于中醫藥這一民族瑰寶的傳承、創新與推廣,讓膏方這份古老的養生智慧‘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新時代承擔起新的健康使命。”
此外,精美的中藥文創周邊產品也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眼球,市民在現場就試戴起中藥手串、中藥香牌。本次膏方節還有科技助力,市民使用舌診儀獲取一份初步的體質分析報告,再由中醫專家進行詳細解讀,這種“科技+人文”的結合,讓傳統“望診”變得更加直觀。
本次膏方節將持續至2026年2月,其間,市民可前往醫院咨詢、定制膏方,享受專業的中醫藥服務。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