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春光漸濃,建設正酣。
在充滿活力的長三角大地上,建設者們匠心筑路,打通長三角城市互聯“筋脈”。最美四月天,央廣網記者走進長三角地區多個項目建設現場,建設者們趁著大好春光“快馬加鞭”搶抓工期和進度,處處呈現出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526國道嵊泗段(央廣網發 安徽建工集團供圖)
鋪路架橋,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在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X313洛油線南虹大橋改造工程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主橋掛欄懸澆。安徽建工路橋X313洛油線南虹大橋改造工程項目負責人葉輝介紹,目前項目樁基、承臺、墩柱及蓋梁施工已全部完成,正全力推進主橋現澆塊段與梁板預制施工。“南虹大橋項目引橋共112片30mT梁,截至目前,已完成87片T梁預制及19-22跨梁板架設工作,共架設56片T梁,剩余梁板預制預計5月中旬完成,5月底完成全部梁板運輸與安裝。”葉輝介紹道。
南虹大橋上跨京杭古運河,是黃金水道上的明珠,項目建成后將解決跨河交通瓶頸,便利居民出行,打通秀洲區交通的“任督二脈”。
甬臺溫高速三門聯絡線(央廣網記者 張琳琳 攝)
在臺州市三門縣,甬臺溫高速三門聯絡線公路項目第TJ02標段的建設者們正在進行邊坡施工,“本標段橋梁、隧道工程施工已全部完成,路基工程施工接近尾聲。”安徽建工路橋甬臺溫高速三門聯絡線公路項目第TJ02標段項目總工何振捷介紹。
據悉,甬臺溫高速至沿海高速三門聯絡線項目作為臺州“四縱四橫六聯”高速公路網絡中“四橫”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不僅是區域交通的“大動脈”,更是推動三門縣經濟發展的“強引擎”。項目建成后,三門縣將形成“兩縱一橫”的H型高速網,實現“10分鐘上高速”愿景。
扎根項目現場近三年,面對復雜的施工環境,安徽建工路橋建設者始終以“釘釘子”精神啃下了一個個硬骨頭。
匠心筑路,為長三角區域協同賦能
長三角大地上,處處閃爍著奮斗者的身影。在皖南的群山間,機械轟鳴,涇青高速的建設者們正進行水穩攤鋪。安徽建工路橋涇青高速路基路面標項目經理部黨支部副書記丁自亮介紹,當前涇青高速04標項目鳳形莊隧道、合溪隧道、碧山隧道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橋面系及主線路基已基本完成,路面水穩底基層完成39%,水穩基層完成37%,“計劃5月中旬進行瀝青施工。”
涇青高速施工現場(央廣網記者 張琳琳 攝)
據悉,涇青高速由安徽建工集團投資建設,這條全長39.24公里的高速公路起于蕪黃高速與宣涇高速交會處,穿山越壑直抵G3京臺高速,串聯起桃花潭、查濟古鎮、太平湖和九華山等黃金旅游帶,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長三角地區通往贛粵方向新的高速通道,也是改善涇縣山區交通出行條件的重要通道之一,對提升活躍皖南地區旅游度假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在淮桐高速合肥段路基路面施工2標段施工現場,數百名建設者穿梭于鋼筋之間,汽車吊揮舞著長臂與機器轟鳴聲交織成一片“熱力十足”的大干圖景。
淮桐高速施工現場(央廣網記者 張琳琳 攝)
安徽建工路橋淮桐高速合肥段路基路面施工2標段項目副經理趙超介紹,目前樁基、承臺、墩柱及蓋梁施工已完成90%,“關鍵節點淠河總干渠大橋正進行主梁吊裝施工,引江濟淮特大橋正進行主橋主墩施工。”
淮桐高速是G9912合肥都市圈環線西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將緩解現狀合蚌高速、滁新高速的通行壓力,對完善安徽高速公路網絡布局,提升合肥都市圈路網連通水平,加快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G206荊涂大橋至蚌埠宿州交界段一級公路改建工程(央廣網發 安徽建工路橋供圖)
交通運輸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生活,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徽建工集團立足全省戰略布局的同時積極助力完善長三角區域聯絡線,為滿足區域發展"鋪路",為長三角區域協同賦能。
G4221上海至武漢高速公路無為至岳西段(央廣網發 安徽建工路橋供圖)
一體化的長三角,是交通互聯的長三角。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安徽建設者將繼續以春風執筆,描繪長三角的新圖景。
監制:汪婷婷
統籌:周然
記者/視頻:張琳琳
聯合出品:央廣網安徽頻道 安徽建工路橋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