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阜陽11月2日消息(記者徐鵬)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日前在全省率先推出創新性的草莓產業“一鏈一險”保險模式,成功將政策性與商業性農業保險深度融合,為草莓的“種、加、儲、銷”全流程提供風險保障,筑起一道堅實的“防護盾”,使得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潁泉草莓”這一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輝。

潁泉區聞集鎮火營果蔬專業合作社作為當地草莓產業的領軍企業,已有八年草莓種植經驗,流轉土地超過200畝,建成56座標準化草莓大棚,年產量高達30萬斤。

合作社負責人表示:“以往購買保險需要跑多個部門蓋章,手續繁瑣。現在,保險公司提供全代辦服務,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作為草莓種植的龍頭企業,過去常常為大棚損毀、用工意外以及理賠程序復雜等問題所困擾,而“一鏈一險”的新模式成功解決了這些后顧之憂。

潁泉區的草莓生產經營年產值超過10億元,其產品不僅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還被列為安徽省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這些小小的果實帶動了當地鄉村千家萬戶走向幸福富裕的生活。

為解決草莓產業在種植、運輸及銷售環節的諸多難題,潁泉區財政局聯合人民財產保險潁泉支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保險產品,包括“設施大棚及棚內作物種植保險”、“農業雇主保險”、“一路順達”國內公路運輸組合保險以及“地理標志被侵權損失保險”。

“我們采用政策性農業保險與商業性農業保險互為補充的模式,首批保費規模為17728元,總保險金額達752700元。”潁泉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這一系列措施,當地為草莓產業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了全鏈條的保險保障,探索出“農業保險+服務鄉村振興”的新模式,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編輯:徐秋韻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