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11月4日消息(記者徐鵬 通訊員張祖北)園區興則產業興,園區強則經濟強。開發園區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也是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平臺載體。今年來,圍繞推動園區“二次創業”,蕭縣著力增強園區承載能力、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努力營造優質營商環境,加速優質項目落地轉化,既為園區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發展新動能,又促進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化高位推動,規劃引領園區發展?h領導組織召開園區“二次創業”推進會,要求轉變思想觀念、優化體制機制、精準招商引資、集聚主導產業,高質量推進園區“二次創業”。同時將園區“二次創業”納入《蕭縣加快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中9個子方案之一,與本縣“十五五”規劃編制有機結合,以清晰思路推進園區“二次創業”。

完善基礎配套,增強園區承載能力?茖W編制《蕭縣開發區國土空間規劃》,大力推進配套設施建設,完成輕化工業園、核心區路網、4座污水處理廠、3座自來水廠、2家熱電廠及6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任務,有效解決企業生產生活用水及污水處理問題。同時,大力推進表面處理中心、智慧園區平臺和產城商業綜合體建設,構建“一核兩園四節點”空間布局,完善產業生態體系,提升物流服務效率,增強園區承載能力。

深化機制改革,加強園區要素保障。持續深化園區管理機制、薪酬機制、考核機制和跨區域合作機制改革,積極與杭州市拱墅區共建數字創新中心,促進技術資源共享,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完善“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科學推進“去行政化”,推動園區發展由“片面追求規!毕颉疤岣哔|量效益”轉變。同時結合功能定位,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強化部門協調合作,為企業提供金融、稅收、土地、用能、技術、數據、人才等各類要素保障;并積極在提升創新力、供給力、集聚力上突破求變,實現縣域“資源開發—招商引資—產業發展”良性循環。目前,縣經開區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34戶,1-9月份規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24.9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的七成以上,園區“主引擎”作用持續彰顯。

提升招引質效,促進園區產業集聚。聚焦引培集合,持續構建利企惠民、公平公正、公開透明、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創新運用“4+N”招商模式與“五議兩報告三全保障”工作機制,加強校研機構及長三角區域合作,推動更多研發成果、創新項目落戶園區。前9個月,縣經開區新簽約項目28個,其中10億元以上3個。聚焦新材料、機械制造兩大主導產業,積極依托經濟開發區、張江蕭縣高科技園、循環經濟工業園三大平臺,吸引機械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企業集聚;加強產業鏈培育,積極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路徑,培育林平紙業等領軍企業,并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目前,園區新材料、機械制造產業規上企業已達到137家,產值79.42億元。

加快轉型升級,提升園區產業層次。精準把脈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技術需求,創新構建“一核多點”創新格局,攜手上海張江在G60松江·中安科創園設立蕭縣長三角城市聯合創新空間,形成“上海研發+蕭縣轉化”協同模式,破解高端人才引育難題,促進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創新驅動,設立科技創新專項資金1500萬元,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落實人才引進扶持政策,開展“雁歸蕭縣”人才回引、黨政儲備人才引進等工作,吸引柔性和全職創新創業人才,推動產業結構重塑、基礎提升、數字化轉型。目前,園區累計入駐企業42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2家、高新技術企業55家、戰略性新興企業38家,省專精特新企業3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h經開區獲批省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

下一步,該縣將繼續深化園區“二次創業”,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推動資源節約與集約化發展,加強安全生產和民生保障,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推動園區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十五五”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編輯:趙家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