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升在校學生反詐拒賭意識與金融安全素養,有效遏制校園電信網絡詐騙及涉賭違法犯罪案件,近日,中信銀行聯合馬鞍山市公安局雨山分局、安徽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及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學,共同開展“反詐拒賭校園行”集中宣傳活動,以“案例+互動”的鮮活形式,為師生們送上一堂沉浸式金融安全課。

活動走進安徽工業大學與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學兩大校園,聚焦學生群體高頻接觸的風險場景,精準擊破詐騙陷阱。“有同學輕信游戲平臺‘低價充值’廣告,最終把過年的壓歲錢都騙走了!”在安徽工業大學的宣講現場,銀行宣傳人員以“看不見的陷阱”為主題,結合校園真實案例,深度解析“游戲賬號交易詐騙”“虛假中獎詐騙”“冒充老師收費詐騙”等常見騙局的作案手法與話術邏輯。針對非法集資風險,工作人員還用“高收益理財騙局”“虛擬貨幣投資陷阱”等通俗案例,揭露“畫大餅、設誘餌”的慣用伎倆,讓學生直觀認清違法犯罪本質。

為讓反詐知識入腦入心,活動創新設計多元互動形式。在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學的階梯教室,“接到自稱教育局發放助學金的電話該怎么做?”“陌生人承諾高額回報邀請投資能信嗎?”等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拋出后,現場瞬間掀起搶答熱潮,同學們舉手踴躍、回答積極,在趣味比拼中鞏固防詐防非要點。此外,分行還在校園廣場設置宣傳展臺,搭配手工咖啡小攤吸引學生駐足,聯合反詐民警演示銀行卡安全使用、網上銀行防護技巧,組織觀看反詐案件視頻,通過“聽、看、答、學”四維體驗,幫助學生筑牢風險防線。

“原來詐騙手段這么多,以后收到陌生信息、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肯定先多打個問號!”參與活動的學生小李感慨道。據現場問卷調研顯示,超95%的學生能準確識別常見詐騙手段,熟練掌握“不輕信、不轉賬、及時報警”的應對方法。同時,分行還聯動校方建立咨詢反饋渠道,專項講解銀行卡開戶規范、賬戶出租出借的法律風險,重點警示“刷單返利”“游戲幣私下交易”等陷阱,引導學生遠離“兩卡”犯罪。

此次活動不僅讓反詐拒賭理念深入校園,更深化了“校銀警”三方協作模式。后續,中信銀行馬鞍山分行將持續從“場景深化、機制長效、協同聯動”發力,把宣傳觸角延伸至轄區大中專院校、邊遠地區中小學及特殊教育學校,推動“反詐+金融教育”深度融合,幫助學生建立“金融安全=防騙+理性理財”的綜合認知,用專業服務守護青年學子的財產安全與青春凈土。(來源:中信銀行合肥分行)

編輯:徐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