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根雕,原來竹木也可以被雕刻成各種各樣的形狀,讓我大開眼界了一番,我感覺非常有意思。”10歲的劉雅諾興奮地展示著自己剛剛雕刻完成的“無事牌”。7月27日上午,廣德市桃州鎮“桃李學堂”帶領孩子們走進皖南朝暉竹木雕刻博物館,沉浸式體驗根雕的魅力。
無量溪畔,濱河公園之內,皖南朝暉竹木雕刻博物館數年間以枯木重塑生命,將軍魂凝于刀尖,不僅承載著一位退役軍人的半生堅守,更悄然滋養著桃州鎮的文化肌理。踏入皖南朝暉竹木雕刻博物館,清幽的木頭香味撲面而來,琳瑯滿目、造型精致的竹木根雕作品令人眼前一亮,儼然一個由竹木構成的藝術世界。
根雕佳作,素有“三分人工,七分天成”之韻,是一種“奇”與“巧”相結合的獨特造型藝術。在博物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近距離觀賞了根雕精品,既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蟲鳥,也有自然靈動的山水意境,完美展現出自然之美與藝術之韻的融合,令人驚嘆于根雕這門“化腐朽為神奇”的非遺技藝。
一截枯木,幾把刻刀,朽木在雕刻大師靳朝暉的精心雕琢下“變廢為寶”。在志愿者老師指導下,孩子們化身“小匠人”,沉浸式體驗根雕藝術,親手打磨獨一無二的根雕作品。“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觸摸到了溫潤的竹木,更親身感受到了中華傳統工藝的非凡魅力與生命力。希望這場‘竹木里的奇妙世界’之旅,能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欣賞與傳承的種子!”桃州鎮“桃李學堂”志愿服務項目主理人李文說。
據悉,皖南朝暉竹木雕刻博物館是集皖南竹木根雕歷史文化、精粹作品展示和學習、交流、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無論是藝術愛好者還是專業研習者,都能在雕刻師傅的用心指導下,在此開啟一段沉浸式的非遺文化之旅,感受竹木雕刻藝術的獨特魅力。博物館自開放以來,共接待中外游客30多萬人次,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近年來,桃州鎮將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載體,積極挖掘地方傳統文化特色資源,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發展工作,讓非遺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胡笑雪)

關注精彩內容